查看原文
其他

“交警把酒精测试仪伸向我嘴边” 是否有感染风险?这些防疫盲点你留意到了吗

盛倩玉 南都周刊 2023-02-13

交通管理部门表示,确保查酒工作安全防护措施全面落实到位。
文 | 南都周刊记者 盛倩玉 编辑 | 林意欣


近日,有广州车主在行车途中遇到夜查酒驾,“晚间11点20左右经过广州大道近梅花园路段,一名交警把测酒精的仪器,伸向我的嘴边。” 

该名车主担心,疫情期间接受交警部门酒精检测,会不会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他表示,“大口呼气的前提是要大口吸气,如果前面那位是新冠病毒携带者,我就可能中招了,所以万分不情愿啊。交警却一再要求大口呼气一次,我只能照办。” 

存在此类担忧的并不止一人,在网上可以看到不少网友询问相关的问题:“查酒驾会传染新冠吗?”“那么多人吹酒精测试仪是不是很不卫生?”“观察到交警手中的验酒棒不是一人一换的,如此操作是否会引起新冠病毒交叉感染呢?” 


车主王胜就告诉记者,去年11月期间他在夜间驾车,便遇到酒驾夜查。他配合摇下窗户后,交警便让他摘下口罩吹气,但并未测量他的体温,或者查询他的健康码,他也没看见交警对检测设备消毒。 

王胜当时觉得有点担心,于是自我安慰,“现在疫情没有很严重,吹一下气应该问题不大。” 

回应:确保查酒工作安全防护措施全面落实到位 

南都周刊记者就此事致电广州市交通管理部门,对方回应表示,“疫情期间,涉酒交通事故高发频发,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为此,交警部门加大警力投入,在全市范围开展严查酒驾交通违法行为,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严管态势。” 

交通管理部门表示,当前,结合疫情防控形势,交警部门查处酒驾时,一是现场携带便携式消毒灯,采用“指挥棒式”被动式酒精检测仪(长度不小于30CM),与驾驶人保持安全距离; 二是检测民警佩戴一次性手套,使用一次性免触摸吹管,每支吹管只供一名嫌疑人使用,一概不重复使用; 三是查酒收勤后,立即使用紫外线消毒灯对酒精检测仪、消毒吹管接口处照射消毒,确保查酒工作安全防护措施全面落实到位。 

疫情期间广州交警是这样查酒驾的

事实上,针对酒驾的呼气检测分为主动测试(即快速筛查)和被动测试两个阶段。在快速筛查时,驾驶员只需保持10厘米至20厘米的距离对着检测仪进行连续呼气3秒即可。由于不了解酒驾测试仪的灵敏度,确实有不少市民吹气时靠吹口比较近,其实不必距离如此接近。 

如果快速筛查阶段如显示含有酒精,驾驶员则需要立即下车,进行被动检测,被动检测前,执勤民警会让驾驶员确认一次性呼气管的密封包装,当面撕开包装,再将呼气管安装到检测仪上进行检测。 

除了无需直接、近距离接触,以及事前事后对设备消毒之外,广西南宁交警部门日前也针对此类担忧的回应中明确提到:“交警部门进行现场检测时,均在室外开阔的区域,空气流动性较好。从全国范围来看,未发生当事人因使用酒精检测设备被感染新冠肺炎的案例,无证据表明酒精检测设备存在新冠肺炎感染风险。” 


行车场景下,都有哪些防疫要点? 

年关将至,人员流动速度加快,除了私家车主担心在查酒驾过程中感染新冠肺炎,更多人担忧的问题还包括:行车/乘车场景下,司机与乘客如何更好的保障自身安全,避免交叉感染?

对此,广东疾控提示,在车辆等密闭空间我们要注意的还是新冠病毒的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首先是接触传播,手触摸了带有病毒的门把手、扶手、座椅等,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其次是近距离飞沫的传播,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感染,同时这些飞沫也会污染车内的物体表面,导致其他乘客的接触而传播。

广东疾控提醒广大司机特别是网约车、出租车司机:

第一,司机每天要进行个人健康监测,按要求向公司进行报备。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不要带病上班,要戴好口罩及时就医。 

第二,车辆要多通风以及每天消毒清洁,车内可以准备一些清洁消毒用品,比如: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小喷壶、消毒湿巾、抹布、清水、免洗手消毒液等。 

第三,出车期间要戴好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司机可以随身携带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等物品,在没有洗手设施时做好手消毒。 

第四,减少与乘客的交谈。有条件的情况下驾驶室与乘客室可以用透明塑料薄膜隔开做物理隔离。乘客上车后,建议乘客后排入座,戴好口罩,提倡采取线上支付。此外,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都要注意做好:尽量避免拼车;乘车过程中要全程戴好口罩,减少交流;注意手卫生,减少碰触公共物品;出门随身携带免洗手消毒液或消毒湿巾,用以及时进行手部清洁消毒;咳嗽、打喷嚏时不要摘开口罩,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等部位;车内开窗通风。 

出行之外,生活中还有哪些防疫盲点?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到2月底,依然处于寒冷季节,比较适合病毒生存和传播,疫情防控非常关键,不能有丝毫松懈。”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居民将逐渐恢复到正常工作生活状态,但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不能少,要做到少聚集、少流动。张伯礼建议,要坚持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的良好习惯。

此外,南都周刊记者还梳理了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防疫盲点:

01、回家进门前,记得先换鞋。 

大多数新冠病毒飞沫都落到地面,鞋底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载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鞋底清洁,回家进门前应将鞋子脱下,并放在通风性好的门外或玄关处,再更换干净的居家鞋子。 

02、生熟食菜板,务必分开使用。 

生鲜食物一般通过冷链运输,有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可能。如果不能保证生熟分开操作,则很有可能导致熟食也被污染。生熟食物的存放器皿、操作案板等一定不能混合使用,所有食物要保证充分加热,做熟之后再食用。

03、用公共厕所全程戴口罩,不用喷射式烘手器 

公共厕所是人员流动比较大的场所,若消杀不及时,环境中很可能残留病毒。使用公共厕所期间全程戴口罩,同时避免使用喷射式烘手器,否则会让病毒在空气中扩散,建议使用一次性纸巾擦手。 

04、上厕所不带手机,医用酒精消毒手机表面 

上厕所使用手机可能通过手或其他接触导致污染。上厕所时尽量避免携带手机,建议使用后立刻用棉球蘸取适量医用酒精对手机表面进行消毒。

05、使用马桶后,盖上盖子再冲水 

新冠病毒具有“粪口传播”的风险,马桶冲水时很可能导致下水道或粪便中的病毒激起,进而扩散到空气中。使用马桶后一定要先盖上盖子再冲水,并定期对马桶、排水口、下水道进行消毒处理,如发现反水、漏水、应当加强马桶或下水道的密闭性。 

06、排队场合,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新冠病毒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喷溅传播。在一些公共场合,近来市民警惕性有所下降,排队等候时人员聚集,应注意保持1米以上距离。 

07、前往办理事务,最好自备一支笔 

在医院、快递点、银行,用手触摸了带有病毒的公笔、门把手、开关等等,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新冠病毒传播。前往公共场所办理事务时,最好自备一支笔,此外要经常清洁双手,未洗手前不要触摸自己的口鼻和眼睛。 

08、清洁时别忘手机等小物件 

新冠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手机、鼠标、键盘等高频接触的小物件尤其要注意清洁,定期消毒。



来源|南都周刊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